2025年6月5日,跟著紀錄片游浙江——“詩畫浙江”文旅紀錄片創作大會在杭州市余杭區徑山正式啟動。這場行業盛會邀請了相關管理部門領導、平臺機構負責人、全國紀錄片行業代表、學術專家等系列嘉賓,在進一步深挖浙江文化基因,深入發掘紀錄片在地發展優勢發揮重要作用,為賦能文旅產業升級,開啟“詩畫浙江”品牌傳播新篇章解鎖無限新可能。
亮點紛呈,擘畫“紀錄+文旅”新藍圖
本次創作大會在兩天時間內,以豐富的內容設置、精彩的配套活動,從“理論+實踐+產業”的三維架構,形塑起文旅紀錄片賦能“詩畫浙江”的全生態鏈條,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格局、新視野。
一是,進行權威發布和前瞻洞察,解碼行業發展前景。大會集結行業相關部門負責人,頭部制播機構代表及高校學者,以高質量的講話致辭和權威的數據發布為行業趨勢把脈定向。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祝燕南在題為《風物在人間,“詩畫”在人心》的主旨發言中強調,“詩畫浙江”文旅紀錄片創作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核心指導,鮮明地突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系統化宣傳闡釋,并將其作為文旅紀錄片創作的指導思想、創作方向和選題重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副院長滕勇則在題為《光影紀實引潮來》的文旅紀錄片數據報告中指出,浙產紀錄片近年來在內容、制作、傳播上持續發力,以不斷涌現的優質作品為提升浙江知名度,助力文旅貢獻了應有的視聽力量。未來,紀錄片與文旅的關系,不應止步于“引流工具”,而應走向更具建設性的互動,在尊重紀錄片創作規律基礎之上為浙江帶來更多文化賦能。多位專家從不同角度發表了精準見解與深入思考,為浙江文旅紀錄片錨定精品目標。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祝燕南發言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副院長滕勇發言
二是,匯聚超百位行業大咖,打造一場智慧碰撞的思想盛宴。大會邀請紀錄片領域的國內外嘉賓、導演、平臺代表、文化學者和文旅從業者等專業人士,以“1個行業對話+4個創作沙龍”的活動設置共商發展。行業對話以“激活文化基因,賦能千行百業——文旅紀錄片如何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為主題,從“破題—賦能—共創” 三重脈絡精準切入,探討探索文旅紀錄片在文化傳承與產業融合中的創新路徑。平行創作沙龍匯則分別聚焦“精品化創作:打造文旅紀錄片的‘城市名片’與‘文化坐標’”“媒體深度融合時代文旅紀錄片傳播策略與國際化表達”“文化+科技:推動文旅紀錄片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IP+品牌:文旅紀錄片賦能文旅全鏈條發展的新動能”這覆蓋文旅紀錄片全鏈發展的四大核心議題,邀請沙龍嘉賓侃侃而談,為文旅紀錄片的全產業鏈布局發展貢獻寶貴的真知灼見。大會通過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平臺,打通政產學研各界的深度溝通渠道,以干貨滿滿的分享為新時代文旅紀錄片的創新發展凝聚了共識。
三是,以實際行動大力支持鼓勵優質內容創作。大會現場發布了“2025年‘詩畫浙江’優秀文旅紀錄片推薦片單”,完成了“詩畫浙江”文旅紀錄片制播協作體(徑山倡議)發布暨“共富路上一百雙手”文旅助共富紀錄片項目。“片單”的20部推薦作品以鏡頭為筆,勾勒出了“浙里”美好的立體畫卷。《江南有苕溪》《菌物王國》等探秘山水生態,解讀這塊富庶土地上萬物共存與生生不息的秘密;《西泠印社》《飛來峰》等深挖浙江本土人文底蘊,品味千年文脈下的詩意江南;《很高興認識你》《二十六縣紀事》等多角度展現城鄉風貌,串聯起多領域協同發展的時代故事;《寧波·一場壽宴》等作品品味美食中蘊藏的地域文化,在“民以食為天”中細數人文風物的獨特變遷……以沉浸式視聽盛宴,立體呈現了浙江獨特的文旅魅力。徑山倡議和“共富路上一百雙手”紀錄片項目,更是聚焦浙江縮小“三大差距”的生動實踐,用鏡頭記錄下廣大勞動人民以勤勞雙手編織共同富裕新未來的光輝歷程,讓紀錄片不僅僅是藝術創作,更成為了鄉村振興的“影像寶庫”。
四是,加強實踐共創,從提案創投到實地采風,為文旅紀錄片全流程賦能。本次大會特設紀錄片作品提案與資源推介環節,面向全國征集“詩畫浙江”主題項目,由多位行業協會代表、高校學者、平臺代表等組成決策人團,對提案從內容創意到商業落地提供全鏈條指導,最佳提案更將獲得 2 萬元扶持資金。大會通過制造最大化的平臺資源整合效應,有效促進文旅內容的創新與傳播,提升浙江文旅紀錄片的整體水平與影響力。
五是,打造展播矩陣,以特色IP塑造城市新名片。本次大會配套舉行了“跟著紀錄片游浙江”展播展映活動,精選 60 部文旅佳作,涵蓋“山水詩路”、“共富實踐”等主題,在浙江衛視、之江紀錄頻道等大屏端及 Z 視介、抖音等小屏端同步上線,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全媒介傳播網絡;特別開設的“浙里那么美”活動將走進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等高校,通過創作分享會點燃青年創作熱情,構建 “專業創作—校園孵化—大眾傳播” 的人才培育閉環。
深耕紀實,講好鮮活動人的浙江故事
在當今社會處于快速變革,海量信息爆炸式涌現的時代背景下,紀實影像憑借其無可替代的真實性與藝術感染力,正成為講好地方故事、激活消費市場的關鍵力量。而一部優秀的文旅紀錄片,更是地域、城市文化的“光影發動機”。
“詩畫浙江”文旅紀錄片創作大會于當下舉辦,可以說恰逢其時。一方面,浙江是公認的文化大省,在名勝古跡、文脈溯源、非遺技藝等多個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文旅紀錄片能夠深入挖掘浙江地域歷史、風物人情與精神內核,將抽象的文化底蘊轉化為可感可知的視聽語言,用真實的力量印證城市IP的無限生命力;另一方面,浙江正處于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新發展階段,“詩畫浙江”這一省域品牌主題詞傳遞著浙江叩響的時代之音,為新時代浙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如《西泠印社》《鄞風宋韻》等佳作所示,紀錄片能賦予一城一地深刻的文化坐標意義,讓“詩畫浙江”的山水人文之韻躍然屏上、烙印人心,顯著提升品牌辨識度與吸引力。在創作大會的深入推進、解讀下,紀錄片賦能“詩畫浙江”品牌的路徑前景越發明晰。
一是,以藝術語言升華地域文化符號。紀錄片作為影像藝術,對于地域文化具有強大的提煉加工能力,同時其“真人真事真景”的紀實特性天然具備公信力,能有效避免文旅宣傳的同質化。這種真實呈現的效果具有強大的“種草”魔力,當觀眾沉浸于鏡頭中的古鎮煙雨、東海漁歌、徑山茶韻或活力都市的美景之中,強烈的“在場感”會將內心向往直接轉化為出行動力,以廣電、文旅的深度融合打造“惠民生、促消費”的強勁引擎。
二是,科技加成拓展體驗邊界。智能媒體時代,AI創作、AIGC輔助、虛擬現實、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正在深刻改變傳統紀錄片生產模式。當《絲綢之路?相》以沉浸式線下展映讓觀眾“走進”紀錄片場景,當《美美鄉村》通過短視頻切片帶動拍攝地農產品銷量激增,紀錄片內容已在技術的加持下,變成了“落地可游”的實感,打造出線上線下聯動的文旅新場景,極大程度提升了用戶參與感,也為產業注入了新動能。
三是,傳播升級提升全球影響力。紀錄片作為跨越國界文化的“世界語言”,在出海傳播上更具優勢。近年來,中國紀錄片發展迅速,國際合作話語權逐步提升,中國紀錄片“出海”正在成為國際傳播新名片。創作大會邀請多位國際傳播專家,共議將“地域敘事”升級為“國際表達”的方法論。在實現 “文化走出去” 到 “文化被認同” 跨越之外,也讓“詩畫浙江”的獨特魅力直達全球觀眾,最終實現“文化走出去”和“旅游引進來”的雙向共贏。
光影為媒,興旅富民。“跟著紀錄片游浙江”活動以紀實為筆,飽蘸浙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韻、時代之變為墨,正在繪就著“詩畫浙江”文旅繁榮發展的新畫卷、新藍圖。
本屆大會由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主辦、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承辦,浙江省紀錄片協會、浙江電視臺教科影視頻道、浙江電視臺之江紀錄頻道、余杭區人民政府執行。